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11月19日,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团结香港基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深圳市委员会、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深圳市深港澳合作创新研究会联合主办,论坛聚焦国际变局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会,深入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重要议题,激发更多创新思维、释放更多经济活力,凝心聚力,推动产业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不断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世界级科创枢纽的进程,力争在全球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深圳市副市长王守睿出席活动并致辞,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出席活动。
论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吸引超过300名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政府部门代表、工商界翘楚、知名学者和观众参会,在线观看人数超233万人。
开幕致辞
徐扬生 |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对出席论坛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道,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以来,港澳与内地的城市合作不断深化,经济、民生、产业、科技等各领域,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徐扬生校长表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直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祖国培养国际化的一流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自建校以来,办学成果得到了深港两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在基础研发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此外,大学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紧密跟踪前沿科学领域,紧贴产业发展趋势,加快构建产、学、研、用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签署了多项校企合作协议,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大学也将始终如一,在基础科研领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致辞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经济发展活力最为强劲的地区之一,拥有光明的前景。香港特区政府将全力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善用香港的优势为其它大湾区城市乃至内地不同省市,把国际资金“引进来”,并助力计划开拓海外业务的企业“走出去”。他还表示,香港将积极深化《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尤其在金融服务方面对大湾区以及内地全境进一步开放,为港商拓展全国内销市场释放更大潜力。李家超特首还提到,深圳创新科技要素聚集,香港基础科研实力雄厚,他有信心深港两地善用合作区“一河两岸”下“一区两园”的优势,全力推进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愿景,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汇聚全球创新专才、年轻企业家的人才高地。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守睿首先代表深圳市政府感谢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深圳经济发展的各位嘉宾。他表示,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广大企业家艰苦奋斗、敢闯敢干,为深圳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王守睿副市长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产融合作、深化中小企业间互动交流,共享发展机遇。同时,他对选择深圳、投资深圳、发展深圳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大企业家朋友们表示热忱欢迎,并表示深圳将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与广大企业家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蔡冠深 |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香港特首顾问团成员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香港特首顾问团成员蔡冠深提到,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核心区域,在国际形势变动,过去西方国家主导的四大政经体系遭受挑战的当下,我国只能主动开放,依托超越和创新来追求开放中的安全,在开放中加大控制风险的能力。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率先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典范。蔡冠深主席进一步表示,对标欧盟是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软联通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做好规则和机制的对接,发挥香港“一国两制”“自由港”的优势,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经贸规则顺畅衔接。
广东省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关向明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9 2”城市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基础设施硬联通持续加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软联通不断深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他表示,省工商联致力于为推动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深化经贸交流合作创新服务载体,同时致力于为大湾区加速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搭建优质平台,团结引领广大粤商在建设世界一流湾区中勇立潮头。他希望民营企业家把牢方向、主动担当、躬行实干,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在投身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中立新功、展宏图、创辉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韩永文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建议。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制度型开放的高地,也是对内对外双向开放、东西联通的重要平台,但仍面临诸如“各建设主体间协同合作有待深入”“对港澳发展的支持有待加强”“大湾区协同创新有待加强”“外部环境变化带来新挑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同时提出四点建议,即:试行更大范围的对外开放;拓展更便利的投资环境和共赢发展空间;利用好粤港澳较强的科研创新资源,坚持创新驱动;同时进一步强化深港合作。他进一步强调,应充分发挥港澳的作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统一大市场,打破粤港澳三地要素流动的障碍,借势互动、优势互补,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港澳在国家经济大循环中外引内联的作用,进一步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作为一个从事国际贸易近五十年的企业家,冯氏集团主席、香港特首顾问团成员冯国经认为开放、自由的多边贸易体系是推动全球贸易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的最佳方案。他表示,如今保护主义盛行、世界贸易出现碎片化现象、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应重新点亮30年前亚太经合组织《茂物宣言》的精神,重拾“开放性区域主义”这一理念,鼓励每个经济体走在一起,共同消除贸易壁垒、整合市场、扩大区内贸易,同时又不抬高对非成员的贸易壁垒。目前,以开放性区域主义重构世界贸易的进程已经展开,应积极持续推进以亚洲为基础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经展开的工作,构建新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进程。
《形势、趋势、变革——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华润集团原董事长、香港特首顾问团成员傅育宁在主旨演讲中针对变化下的新形势作了全面解读。他由美国经济形势谈到中国经济格局,又对债务、房地产市场、金融系统、就业情况、科技创新、人口老龄化、新兴产业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描绘出一幅宏伟的经济形势蓝图。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需要应对经济下行的挑战,就要将大湾区的发展建立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要素流动的基础上,通畅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搭建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化平台。同时,应该发挥好“金融 科技”的机制,产业引领、金融深度参与,产业与科技创新融合。保证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各尽所能,协同发展。
溢达集团董事长、香港特首顾问团成员杨敏德在主旨演讲中以自身的故事激励与会企业家,聚焦企业的“三板斧”,即:讲好品牌故事;增强研发能力;拓展新领域。杨董事长从“采用最好的新疆棉”讲到“发展本土消费市场”,再到“减少纺织过程中的水污染”,“讲好品牌故事”,件件落地,以小见大,为在座企业家呈现了一家无畏艰险,勇往前行的企业。而这种迎难而上,求新求变的精神,也正与根植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精神一脉相承。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该如何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须深入探讨和积极应对的重大课题。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财政司司长、南丰集团董事长梁锦松,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倪泽望分别围绕“弘扬企业家精神,开创大湾区融合发展新局面”展开精彩的主题演讲。梁锦松认为,生命科技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要发展的产业,应结合香港在政策、基础建设、融资环境、学术科研、医疗体系等优势,与内地在包括跨境医疗服务资源融合、医疗人才教育资源整合、创新药品器械互通等医疗领域协同合作。罗康瑞探讨了年轻的创业者在科技创新重塑传统行业、文旅产业和升级的消费市场、大健康领域方面的创业机会。他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应为年轻人创业创造条件,包括提供资金、场地和全面的配套支持的,然而创业者还应挑选最有把握的领域,同时把握好资金来源,管控好现金流,脚踏实地走上创业之路。 倪泽望围绕创投行业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未来机会。他指出,全面融合深圳完整的产业链、众多新兴经济企业,以及香港在高等教育和科研方面的优势,是吸引全球优秀人才、争夺市场的独特条件。只有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才能在科技发展上保持领先地位。人才战略的核心是发展机会,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强各地政府合作,创造创投机会,促使人才融合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美关系以及全球政经领域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郑永年教授,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李成教授围绕“中美关系与全球政经局势”展开风云对话,深入剖析中美两国在全球政经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应对当前的挑战,推动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面对全球产业链的重塑,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该如何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朗华集团董事长张春华,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俊东,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忆围绕“产业结构转型与中国制造业升级”展开分享。
张春华表示,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激发转型升级底层动能。二是顺应产业的趋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宣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发展的支撑力。李俊东提到,随着全球经济周期下行,全球贸易摩擦对进出口的影响,企业应跟随国家步伐破圈突围,全面强化技术创新力。同时寻找半导体照明产业新增长点,如mini-led、汽车照明。此外,还可以从战略梳理、企业国企化、市场品牌等多维度入手,赋能实现全产业链企业高质量发展。罗忆说道,ai是打开第四次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中国要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发展道路,更需要多利用丰富的应用场景产生数据,通过场景的开放、数据价值的挖掘,反哺底层技术上的短板,走出第二条发展的曲线。
目前,全球范围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生态发生重要的变化,粤港澳大湾区该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加快构建世界级科创枢纽的进程?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晶准生物医学及香港prenetics ltd.的联合创办人杨梦甦,香港贸易发展局大湾区服务中心主任、深圳代表曾沂靖,杭州爱力智控、杭州廊湾智造实业、双湾引擎董事长、深圳紫金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朱跃龙,香港科技园大湾区发展总监莫伟轩,蚂蚁集团大湾区战略发展及政府事务执行副总裁陈婉真围绕“以优势叠加打造大湾区世界级科创枢纽”主题展开精彩的圆桌对话。杨梦甦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和人才最大的来源是大学。在项目过程中,大学只能做0到1源头创新的部分,向产品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实现创新转化有两个途径:企业和大学可以合作开展研发项目,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政府的支持也是促进创新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天使母基金和香港产学研1 计划。曾沂靖表示,香港贸易发展局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香港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更好地拓展市场、对接客户、对接应用场景。从“走进来”到“活下去”再到“活得好”三步支持香港企业发挥其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朱跃龙提出“三湾联动,三创协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环渤海湾协同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最大的三大经济引擎应把创新、创业和创投协同起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打造全球领先的科创湾区指日可待。莫伟轩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利用广深港这个科技集群,实现紧密合作。香港的大学、研究院有强大的科技力量,可以把他们的技术投放到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庞大的市场,这样整个体量则是完全不一样的。陈婉真提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联系更加紧密,现在通过蚂蚁集团的alipay 一站式跨境支付方案alipayhk(香港)、支付宝(内地)和mpay(澳门)三地电子钱包,至此实现“一个app三地通”,即内地、香港、澳门三地居民可以用本地的“支付宝”钱包一个app跨区域的开启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数字生活。
熊伟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学术院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学术院长熊伟为本次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论坛做闭幕致辞。他表示,在东西方文化与经济的碰撞越发频繁,地缘政治、技术竞争等问题成为全球焦点的当下,更需要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们发挥企业家精神,承担起肩头的重任,以抓住未来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他进一步表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与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将驰而不息,为企业家、智库与政府搭建高层对话与交流合作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建言献策。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学生事务)、校长讲座教授、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丛,团结香港基金总裁李正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金融 emba 项目主任王健,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肖耿,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创会会长、深圳市科协原副主席张克科出席并主持论坛。